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2023年度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新设专业建设质量报告

发布者: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4-08-11浏览次数:10



合 肥 大 学

专业建设质量报告

2023年度)




专业代码080710T

专业名称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专业负责人徐太龙

归属部门先进制造工程学院

填报时间20240725




教务处 制



一、专业建设概况

1.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专业代码

080710T

修业年限

4

学位授予门类

工学

设立年份

2022

首次招生年份

2022

专业总学分

174

专业总学时

2420

专业教师人数

21

专业教师教授比例

14.3%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34.2%

本专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例

100%

2.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徐太龙

性别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学历

研究生

出生年月

1982.10

任教时长

16

学位

博士

研究方向和近三年

主讲的本科课程


研究方向:专业负责人徐太龙副教授长期从事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际公认的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顶会、顶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拥有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中国发明专利1项,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各1项,主持安徽省质量工程和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各1项。

主讲本科课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3.本年度专业获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所获奖励或支持名称

时间

等级

授予部门

教学成果奖

/

/

/

/

/

/

名师新秀与

教学团队

1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教学创新团队

2023

省级

安徽省教育厅

专业建设

1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建专业质量提升项目

新建专业质量提升项目

2023

省级

安徽省教育厅

课程与教材

1

通信技术认证实训

一流课程

2023

省级

安徽省教育厅

2

模拟电子技术

一流课程

2023

省级

安徽省教育厅

实验和实践

教学平台

/

/

/

/

/

/

教学改革

研究项目

1

安徽省智能家电产业专业结构知识图谱探究与学科支撑

教育教学改革委托项目

2023

省级

安徽省教育厅

2

工程制图(上)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本科)

2023

省级

安徽省教育厅


注:本部分内容指本专业教师和学生年度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奖励和项目支持情况


二、专业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安徽省“十四五规划”将“集成电路”列入“科技重大专项”专栏,并明确将“集成电路”作为重点培育的5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合肥市“十四五规划”指出“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55%,并将“集成电路”列入“产业群培育行动计划”专栏中。立足“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办学定位,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于2022获批开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培养区域急需人才。专业成立以来,积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过程管理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2.1人才培养方案

深度对接产业需求,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规格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走访政府相关部门,获得相关数据。目前,合肥市已聚集成电路企业超400家,从业人员超2.6万人,构建了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到公共服务平台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其中,集成电路设计类企业300多家,需要大量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因此,开设“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与企业深度合作,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明确专业定位,凝练专业特色,确定专业的培养人才方向为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聚焦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片上微波器件与电路设计两个具体专业方向。

1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审核式评估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相关要求,同时紧扣“新工科”建设主题,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立足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群,面向安徽省乃至“长三角”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邀请企业高管、工程师和行业协会专家基于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调综合与实践,致力于培养新工科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如图1所示

2.2 教师队伍

2019年开始筹备建设集成电路学科与专业以来,学校、学院和系部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充分利用安徽省、合肥市和学校人才政策 ,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引进机制,实施集成电路人才“一人一议”政策。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缘丰富、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

2.师资情况

教师队伍由21名校内专任教师组成,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分别从13所高校或研究所获得学位,全部具有电子信息类专业背景,其中17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1%),13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62%),15名老师为双能型教师(71%,如图2所示。专业师资队伍充实、知识储备充分、学缘来源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发展趋势良好。

2.3 教学资源建设

2.3.1 专业实验室

专业设有集成电路仿真、系统芯片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虚拟仿真平台3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价值约400万元,委托二级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统一管理,并配备2名专任实验教师。3个专业实验室全部为针对人才培养需求而新建的实验室。实验室配备完善,配套设备和软件设施环境先进,实验室利用率高,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专业相关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如图3和表1所示。

3 集成电路专业实验室


1 专业相关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实验室名称

面积

(平方米)

利用率

主要设备种类及数量

承担主要教学任务

集成电路仿真

130

100%

全套集成电路仿真软件(Synopsys Design Compiler, Mentor Graphics ModelSim, Synopsys HSPICE),计算机50台,高端服务器1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竞赛、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系统芯片设计

130

100%

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箱4套、SOC设计实验箱24套,计算机50

FPGA、片上系统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综合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竞赛、毕业设计等。

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虚拟仿真

130

100%

芯片及功率器件测试平台8套、虚拟平台4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等课程的实验教学、综合课程设计、竞赛、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

2.3.2 实习基地

校内外实现基地完善、稳定,设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学院积极与企业联合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本着“长期合作、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目前已与合肥星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省品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合作,并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和实训基地。每一实习基地均配置相应的指导老师,为本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等提供良好的环境。专业主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如表2

2 本专业主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汇总表

序号

校外实习基地

企业性质

企业指导教师数量

承担主要教学任务

1

安徽青软晶芒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

7

毕业实习、竞赛培训

2

合肥宏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

5

毕业实习、竞赛培训

3

安徽润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

5

毕业实习



安徽萤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

6

毕业实习

2.3.3 学术交流及教学研讨

专业注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专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澳门大学相关教学与科研团队保持紧密联系和合作。另外一方面,专业通过“请进来”的手段增加教师与学术同行和工程专家的沟通机会。近年来,专业邀请国内外学术同行做报告10余次,邀请工程专家做讲座5余次;专业通过“走出去”的手段增加教师与学术同行和工程专家的沟通机会。近年来,本专业共有20余名教师参加了在国内外举行的学术会议,10余位教师以指导生产实习或为企业提供开发和服务或洽谈合作的形式,深入本专业的实习基地或其他企业与工程技术人员交流。部分学术交流活动见图4所示。

华人芯片设计研讨会                      联宝交流

湖北第二师范来集成电路调研          安徽青软晶芒集成电路交流会

4 学术交流活动

2.4 教学过程及管理

2.4.1 课程与教学建设

专业邀请合肥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教学负责人做顾问,同时邀请宏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参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围绕培养学生解决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而设置,聚焦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和片上微波器件与电路两个专业方向,重点覆盖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和片上微波电路与器件等核心课程。所建设专业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设计与实现高性能模拟和射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能加深学生对片上微波技术的理解。相关模拟、射频及微波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课程建设中着重于电路的设计、仿真与优化教学,使学生能够设计高效的片上集成放大器、锁相环、滤波器等关键电路,培养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课程体系中包括嵌入式系统、数字系统设计等理论及实践课程。该类系统设计课程的设置旨在促进学生对硬件与软件协同设计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并通过实际项目和实验,培养学生在资源受限环境下进行系统设计与优化的能力,掌握集成电路从概念到实现的完整设计流程。课程体系设置完全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的相关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与企业紧密结合,聘请宏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召、大唐存储的陆昌伟工程师给本科授课,如图5所示。帮助学生把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5 企业专家授课

2.4.2 教材建设

专业坚持以全国模范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高先和教授和国家一流课程项目主持人黄慧教授为核心,集中选择优秀教材的原则,任课教师与全体教师共同探讨选择教材。专业建设以来,选用的代表性省、部级及以上获奖教材如表3所示。

3 本专业已开出课程中选用的代表性省、部级及以上获奖教材

书号

教材名称

出版日期

出版社

主编

获奖情况

9787566408785

C/C++规范设计简明教程

2019.11

安徽大学出版社

李祎 

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五”省级规划教材

9787040196719

电路

2006.05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关源

十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9787040554199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2021.06

高等教育出版社

康华光

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9787040556643

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

2021.08

高等教育出版社

康华光

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2.4.3 教学研究与改革

专业实施教学研究与改革常态化。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针对自己所承担的课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包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开拓新的教学内容、积累新的教学案例、开展新的实验项目、试验新的考核模式等,把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作为年度评优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以全国模范教师、安徽省教学名师高先和教授和国家一流课程项目主持人黄慧教授为核心,积极组织、鼓励、帮助和指导教师申报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与国家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已获得经费支持。教师教研教改积极性高,参与校级及以上教研立项教师的比例为43%。不断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共同促进集成电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20236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来集成电路进行交流。

6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4.4 质量监控

专业注重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通过建立常规教学检查的长效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常规教学检查记录材料规范完善,涵盖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等多个方面。

7 学生座谈会及学生学业帮扶

为督促教学质量的提升,专业积极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活动。通过定期的教学研讨会和教师培训,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此外,建立了闭环反馈机制,确保每次检查和评估的结果都能及时反馈到教学过程中,并落实整改措施,以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要求,结合学校教学管理政策,在教学过程中,邀请各级督导进行听课和教学资料审查;在学期末,对教学资料实现自查和互查。认真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教学各环节的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保障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定期进行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调查,以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需求。调查结果用于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的学习体验不断优化。满意度调查的结果不仅作为教学改进的依据,也为教学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定期举办学生座谈会,及时掌握学生生活学习动态,加强学困生的学业帮扶。

2.4.5 实验教学与第二课堂

实验教学体系设计科学、实验课程设置合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任务学院实验实训中心承担。专业实验课主要由理论课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学人员共同完成,该类教师均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素质高。自本专业建设以来,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实验课程普遍开设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8 2023安徽省机器人大赛

积极推进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组织学生参加安徽省机器人大赛单片机与嵌入式设计大赛,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集成电路专业王旭、吴帅获得安徽省物联网竞赛二等奖;王杰、郭晓明获得安徽省高校机器人大赛三等奖。

三、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3.1师资队伍

2019年开始筹备建设集成电路学科与专业以来,学校、学院和系部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充分利用安徽省、合肥市和学校人才政策,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引进机制,实施集成电路人才“一人一议”政策。建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缘丰富、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

3.1.1 专业教师结构

4专任教师信息

序号

姓名

年龄

职称

性别

学历/学位

毕业院校

1

高先和

56

教授

研究生同等学历

合肥工业大学

2

黄慧

48

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安徽大学

3

魏来明

39

教授

研究生/博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4

徐太龙

42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安徽大学

5

年福东

31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安徽大学

6

余畅舟

37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合肥工业大学

7

谷艳红

35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

阮莉敏

45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9

张胜

44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石朝毅

38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中国科学院大学

11

汪济洲

49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合肥工业大学

12

汪俊锋

39

副教授

研究生/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3

周泽华

42

高级实验师

研究生/硕士

广东工业大学

14

沈凤娇

34

讲师

研究生/博士

法国里尔大学

15

汪圣杰

35

讲师

研究生/硕士

苏州大学

16

陈珍珍

37

讲师

研究生/博士

安徽大学

17

祖昊

35

讲师

研究生/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18

熊伟

34

讲师

研究生/博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

杨然

41

讲师

研究生/博士

武汉大学

20

薛正跃

29

讲师

研究生/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

卢军

39

实验师

研究生/硕士

安徽理工大学

教师队伍由21名校内专任教师组成,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分别从13所高校或研究所获得学位,全部具有电子信息类专业背景,其中17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1%),13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62%),15名老师为双能型教师(71%),其中5位老师有全职在企业工作的经历,2名老师为实验教学专任教师(周泽华、卢军)1名教师专门负责创新创业教育(汪圣杰)40周岁以下教师13名(62%),4名教师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黄慧、徐太龙、沈凤娇、汪济洲),全国模范教师和安徽省教学名师1。专业师资队伍充实、知识储备充分、学缘来源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发展趋势良好。教师信息如表4所示。

3.1.2 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

5专任教师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

序号

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1

黄慧

线上线下混合式本科课程-数字电子技术

国家一流课程

2

石朝毅

集成电路测试与应用关键技术校企合作项目

教育部育人项目

3

石朝毅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教育部育人项目

4

汪圣杰

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以教学质量提升为驱动的“电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省级质量工程

5

高先和

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实验实训中心“领雁”教师党支部高先和工作室

省级质量工程

6

石朝毅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建专业质量提升项目

省级质量工程

7

石朝毅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建专业质量提升项目

校级质量工程

8

卢军

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

校级质量工程

6 专任教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

序号

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1

张胜(参与)

超大功率聚变磁体电源开关技术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黄慧(参与)

Sr2IrO4中可能的超导电性和新奇物性探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年福东

陪伴机器人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省重点研发

4

沈凤娇

基于近红外激光外差光谱的中高层大气垂直风廓线反演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

5

年福东

古建筑景区游客异常行为感知技术研究

省级中心开发课题

6

余畅舟

基于SiC芯片的车用功率模块封装技术及高效应用研究

省级协调项目

7

余畅舟

新能源混合模式并网系统失稳感知与逆变器稳定防治研究

省高校科学研究

8

沈凤娇

基于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的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同时检测技术的研究

省高校科学研究

9

谷艳红

数据和知识联合驱动的社交媒体平台直播互动场景实时感知技术研究

省高校科学研究

10

魏来明

基于机器学习的预后模型构建与研究

省高校科学研究

11

石朝毅

基于近红外关键波段特征的塑料材质在线识别技术研究

省高校科学研究

12

阮莉敏

半导体晶圆超精密加工机理及损伤定量评价研究

市自然科学基金

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突出。教师队伍中有4人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魏来明、余畅舟、阮莉敏、年福东),自202201月以来,承担国家一流课程1项(黄慧),教育部育人项目2项,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项,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项,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年福东老师),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三等奖2项(年福东老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9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一类论文2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教师队伍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如表5所示,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如表6所示。

3.1.3 实验室教师队伍

实验教学依托二级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中心现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高级实验师9人,实验师13人,有博士学位5人。其中,针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实验教学配备1名高级实验师和1名实验师(周泽华、卢军)。实验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满足实验实践教学要求。

3.2基层教学组织

严格规范的教学过程管理是专业良性发展的保障。采用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和以督促建机制管理教学过程。设置教研室主任1名,负责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时设置教研室副主任1名监督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认真落实备、教、批、辅、考、评等教学各环节的过程管理。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评估要求,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料实行自查和互查机制,对教师上课过程实行教师互相听课和督导听课制度,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保障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教学过程得到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的肯定。

每周召开教研室会议探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学习,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寒、暑假教师能力提升,不断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9 寒假教师研修

10 系部学习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专业注重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学校和学院建立了常规教学检查的长效机制,常规教学检查记录材料规范完善。

4.1 教学管理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学院建立并完善了各级教学管理岗位。教研室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基层单位,也是教学管理的基本环节。专业贯彻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落实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都以教研室为主实施。凡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各门课程,均由教研室或课程组编写教学大纲,并经专业指导委员会及学院教学委员会审议。根据校、系两级体制要,学院成立了系教学督导组,在业务上接受本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的共同指导。教学督导以“督”为手段,以“导”为目的,对本系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指导。学院承担着本部门教学类、教学管理类和教学保障类教学事故的及时上报职责。

本专业自招生以来未发生任何类型的教学事故。

4.2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每学年度组织开展教学质量考核工作,从政治思想表现、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业务档案四个方面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考核分为教学测评和综合测评两个部分,教学测评注重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综合测评注重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情况。教学测评主要由学生网上评教、同行评价和本系评价三项指标加权组成。

为了对本科教学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学校、学院和专业针对教学各环节制定了相应的质量考核要求,考核责任人根据质量要求在规定时间,对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形成总结材料,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反馈给相应部门,各部门根据整改意见和建议组织实施改进。

自本专业建设以来,教师全部通过年度考核。徐太龙、高先和、黄慧、张胜四位老师2023年度考核优秀。

五、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在已有的专业建设基础之上,紧密围绕“新工科”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标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

5.1 加强人才引进力度

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培养策略,在射频/毫米波/太赫兹集成电路设计、三维异质异构封装、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功率半导体等方向引进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5~6名,引进具有企业经历的实验师1~2名。派遣1~2名中青年教师到集成电路头部企业顶岗挂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5.2 专业实施教学研究与改革计划

未来三年的教学研究与改革计划。(1)建成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虚拟教研室,为教师高频次高质量创新性开展教研活动提供平台,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探索智能+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2)课程体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理念进行优化,坚持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性并重。专业拟联合中电集团第38所和第43所、大唐存储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格易集成电路有限公司、长鑫存储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将课程整合为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理论”、“技术贯通”、“系统应用”三个层次,在充实基础理论课程层的同时,构建了多元化的“技术贯通”和“系统应用”课程层,并强化了应用课程与理论之间的知识关联,实现了跨界交叉融合,形成了以校企优势互补,双向嵌入的本科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和校企深度融合课程体系,打造3门专业特色课程,2门校企融合实践课程。(3)构建本科生学科竞赛、“项目-导师制”、工程实践三层次全覆盖的创新素质培养体系。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分层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产业技术前沿探索等研究性学习训练,推动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项目-导师制”等多层次本科科研训练项目全覆盖,组织本科实践队赴合肥头部院所、企业、基地开展行业研学实践,引领学生以创新思维应对各种专业挑战,为培养集成电路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六、学院意见

学院教学委员会听取了2023年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建设情况的汇报,审阅了专业建设质量报告,并进行了现场询问和考察调阅了评审专家组的意见

学院教学委员会一致认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到位,专业建设和发展思路清晰。2023年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设专业建设质量合格。





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七、学校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